接續上篇武陵農場露營攻雪山東峰
晚上二點吃完山莊的早餐,往主峰出發。山莊7.1K,主峰在10.9K處。
繞完山莊後的草原後進入黑森林
冷衫純林
走出森林已見東方紅色曙光一線。這裡是雪山ㄧ號冰斗的底部!
正好可以在冰斗底端等待日出。但身體不動加上風口冷冽只得繼續往上走。
金色北稜角
因爲海拔已超過三千五百公尺,愈往山頂走愈覺呼吸急促,走幾步就要停下來喘口氣。
可以見到北稜角及其後的聖稜線宛延到大霸尖山。
玉山園柏的白化枯木
他們萬年來就一直在這裡吧!盤虯曲張的身形在訴說著他們的經歷與過往!
從369山莊7K走到10.9K終於登上夢昧已久的雪山主峰,最後100公尺真的是一步一喘氣靠意志力走上來的!
北稜角似乎近在咫尺。台灣唯二的冰角峰。
東方是太平洋延伸出中央山脈的北段。
向南望去是志嘉陽山,大劍山。再後是白姑大山。最遠可看到玉山。
雪山西稜的大雪山山脈
向西北望是苗栗加里山,新竹五峰的樂山.五指山,甚至可看到台灣海峽。
這時才早上七點半。天氣超棒,大伙決定繼續往前挑戰這座矗立在眼前的龐然大物~~~北稜角!
往鞍部下行,前進北稜角。
往北峰方向,即聖稜線由此開始算,0K。預計走到1.9K下切石瀑到黑森林水源地沿水管路回三六九山莊。
從雪山主峰到北稜角要走下碎石斜坡再往上爬到北稜角的最上方才能沿這稜線繼續往前行,哇!要攀岩上去,沒有別的路。也太陡了吧!
冒險攀岩的代價真是值得!
北稜角3880公尺,是台灣第三高峰,視野超棒,與剛剛登上的雪山主峰相望,互相比高爭峰,可以從另一角度觀看壯麗的雪山主峰。
雪山主峰上的登山者細如螞蟻。
走下北稜角
向下一個未知名山頭前進。
回望登頂之路。
往聖稜線山頭前進 !
聖稜線的西邊是一般人看不到的雪山二號圈谷。我們是沿著圈谷邊緣而行。而前方最高的山頭就是雪山北峰。
凱蘭特昆山。
這裡開始沿石瀑下切到黑森林。
一路是往下滑的。
進入冷衫純林的黑森林
冷衫是台灣海拔第二高的樹種,分布在三千公尺左右,再上去就是玉山圓柏
雪山黑森林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冷杉純林,早上摸黑行走完全看不清,正午回程才可好好欣賞,冷杉高大筆直,走在林中清涼舒適。
下午一點多回到山莊,趕快來補眠。
第三天早上五點半用早餐
再上東峰。
回程過了東峰就一路快步下山,直接快轉到出登山口。
終於走到了!
爬完山在登山口來一張輕鬆的大合照。
這次登雪山真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感謝老同學及其登山社學生帶隊,沒有他帶路,我們一般人自己走這路線,真的會迷路。感謝老天爺給的超完美天氣讓我完成登頂雪山的夢想,還加碼一小段聖稜線,挑戰北稜角。
走在聖稜線真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參考資料:
1.陳玉峰老師,山林書院部落格
玉山圓柏的基因中潛存可以長成三層樓高的大喬木,卻在岩屑或岩隙地、強風、重雪、凍拔等等環境壓力下,隨著外力嚴苛的雕鑿鞭笞,長成曲張迴旋、貼地蜷伏,而以無比的耐力,逢機探首陽光,全株因應整體環境的協調後,形成森林界線之上的「矮盤灌叢」;以全台各高山的生長速率而論,玉山圓柏枝幹直徑每生長1公分,花費時程在23-100年;長成1公尺的寬度,最快速者需要2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