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楓紅時節,霞喀羅步道的楓紅一直嚮往(之前走過五峰石鹿端霞喀羅露營區)山友偶然聊到,那就利用假日無事相約走一回養老段。
6:30在橫山集合出發。
抵達尖石宇老時,因為是鞍部,溫驟降至十度,加上強風凜冽,拍個照稍事停留就走了!
下切河谷,過秀巒後叉路往右進入秀錦道路,若繼續直行是往司馬庫斯的路。
8:40到達養老登山口,已有十幾部車沿路邊停靠了,有工作人員指揮停車,原住民朋友在入口準備擺攤作生意了。
秀錦道路終點就是登山口
登山口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還好有帶外套,還加了毛衣,另人意外的冷。
登山口。出發!
步道路標是由五峰石鹿端算起,所以養老端是步道的終點,全長22點多公里。
竹林區
木炭窯坑洞遺址。在這麼高的地方生活,取暖與生火煮食是必備的,而就近製作木炭方便取用。
第一個駐在所遺址:栗園駐在所,走了3.5K
更大片的桂竹林
走出竹林第一片開闊的視野,深遂的薩克亞金溪河谷。
崩塌地,在這沿山壁開出一條路想必艱辛。
走了5.1K。第二個駐在所遺址:馬鞍駐在所。
駐在所建在一平台上,周圍滿是楓樹,坐在楓樹下啜一口咖啡,看著楓葉搖曳飄落,真是視覺與味覺的最大享受!
第三個遺址:武神駐在所
武神駐在所隔薩克亞金溪與對岸之見返駐在所相望。過白石吊橋就是見返駐在所了。
“見返”顧名思意如果是預計走一天的旅人,在此就要折返了,否則就要摸黑了。
步道崩塌整修,這裡開始要高繞。
走這段高繞路線才真的有爬山的感覺了!
終於到了!今天預計的終點---白石吊橋。剛好正中午十二點多,可在此用餐。
回程,高繞
前方就是最美駐在所………馬鞍駐在所
在桂竹林中的栗園駐在所
芒花在夕照下更顯秋意
下午四點終於走出登山口。
五點多過宇老。
過宇老必吃的臭豆腐店老闆正要收攤了!老闆特地為我們再作兩盤,終於吃到了有名的宇老臭豆腐。真的好吃!
霞喀羅步道是以前泰雅族原住民來往五峰尖石的姻親道路,遙想以前泰雅族人要花一天的時間走過這道路,才可以探望親友或與好朋友相聚,今日走在期間體會他們期盼之情或是受日本人壓迫的許多可歌可泣血淚史,都另人發悠悠思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