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始就是一路上坡,但清晨涼爽又有明月相伴,走起來很舒服。
走出樹林,雖是黑夜仍可看到視野開展開來了!
邊走邊欣賞腳下的遼闊雲海在晨曦中越來越清楚!
迎向曙光!
高山芒與箭竹
一路上坡,走了2.5公里。
終於看到大霸與小霸了!另人振奮!
這裡就是傳說中的3050高地了!拍攝大小霸最美的地點
整個聖稜線就在對面!好近啊!
這裡也是爬加利山的登山口,不取。
有人放下背包,登頂加利山
回看來時路,紅霞露天際。
黃金聖稜線!
8.9K 伊澤山登山口
山頂視野寬廣!
由左而右為中霸坪,大霸,小霸
大霸群峰位於雪山彙的北部,是雪山山脈主脊從布秀蘭山分岔伸出的大支脈,這條峻秀的山脊以大霸尖山為軸點,各向東、北、西三面分出長短不一的四條之稜。東邊是巉巖危崖、五座連峰的東霸尖山稜線;正西是巑屼峭聳、孤峰稱奇的小霸尖山短稜;北邊分出兩稜,綿延北伸的馬洋山之脈,幅源散佈於塔克金溪與薩克亞金溪之間,成為新竹縣尖石鄉的主要山地,孕育著鎮西堡、新光、泰崗…等泰雅原住子民;西北伸出再轉折西延的是伊澤山支脈,也是大霸群山的主稜脈,擁有迤邐5公里長的三千公尺高嶺,其間名峰計有:加利山(標高3112公尺) 、耶巴奧山(標高3192公尺) 、伊澤山(標高3297公尺)與中霸尖山(標高392公尺)等。大霸群峰的登山路徑即連跨諸峰,才能到達大霸奇峰的岩基下,一親聖山芳澤。(摘自台灣國家公園網站)
在伊澤山頂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霸山系的東南西北支脈延伸。
新竹尖石的鎮西堡司馬庫斯山系
冷衫林
轉過一個彎,更近了!
中霸坪看大霸
最後一個山頭下坡!
下到霸基前方!
東霸尖山
終於站上霸基了!兩天的努力就為了這一刻!
走過霸基才能往小霸尖山
下方深谷就是大安溪的源頭雪山溪
武陵四秀就在對面
布秀蘭山到後面的穆特勒布朗山
南望是 穆特勒布山延到雪北的聖棱線
穆特勒布山向左延伸到武陵四秀的品田池有山,中央後方的巴紗拉雲山為箱型背斜褶皺的底部,因地殼抬升隆起後受到侵蝕而出露於地表。
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們早上走過來的路線:中霸坪、伊澤山
加利山
從小霸回看大霸,像一個朝天張望的猴臉!
十點回程,雲霧已起!
再回望一次幾年前走過的雪山主峰與北稜角!
請參考:武陵農場露營攻雪山主峰與北稜角
看到山莊了!
中午十二點四十回到山莊。吃泡麵。
下午可以好好補眠。
下午五都用晚餐!
瞻仰完大霸心願達成,晚上睡得較好。依舊七點就寢,最後一天四點用餐,四點四十四分啟程下山。
七點四十五分下到登山口。走了三小時。
走拉繩陡上捷徑到17K處。
上來了17K處。準備腳踏車騎乘。
騎回服務站大家都去廁所沖水洗腳,因為滿腳都是噴滿泥巴!🤣
重裝騎車登大霸真的是又累又好玩!
這次的行前準備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因為騎單車走大鹿林道是以前沒有的挑戰,雖然平時有在騎公路車,但越野車騎林道還是第一次,深怕在深山野外騎到一半有狀況,就沒救了!所以只有從自救來學起!從爆胎補胎處理、斷鏈維修到越野車騎乘技巧都一再上youtube看影片學習!還好都沒用到!😆
去程一路緩下坡,過了東線瀑布更是大下坡騎得很輕鬆舒服!但騎回來時就是一路上坡啊!最後兩公里是在精力放盡恍惚中騎到的!竟然把手機掉在了路上,要回頭去找真的是沒力了!所以請求觀霧警察隊幫忙。警察隊超有效率的!在一天內就幫我找到了!
所以在此感謝雪霸分隊觀霧小隊!
我們國家的警察真棒!
也要感謝拾獲我手機的山友!
相關參考文章: